目錄
近日,牛津大學備受敬仰的粒子物理學家及系主任Ian Shipsey教授,因突發暈倒而不幸離世,享年65歲。Ian Shipsey教授不僅在學術領域內取得了卓越成就,更是物理學界的一位熱忱倡導者。他的精神遺產將如同璀璨星光,持續照亮着後繼者在科研道路上的探索與前行。
著名實驗粒子物理學家、牛津物理系主任Ian Shipsey(1959-2024)教授於當地時間2024年10月7日早晨突然暈倒不幸離世,享年65歲。
他是同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實驗粒子物理學界的領軍人物,他的貢獻深刻地影響了我們對宇宙基本力學和粒子的理解。

物理學界和教育界都為Ian Shipsey 教授的不幸逝世感到震驚和遺憾。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俊發文悼念
Ian Shipsey
Ian Shipsey教授1959年出生出生於倫敦,1982年在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完成本科學業。
1986年從愛丁堡大學畢業,獲得實驗粒子物理學博士學位。
讀博期間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從事NA31實驗,這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粒子物理學研究中心之一。
1989 年,Ian Shipsey教授移居美國,先後在錫拉丘茲大學和普渡大學擔任重要學術職務。
繼續他在亞原子粒子方面的工作,尤其是重夸克。
2013年回到英國,供職於牛津大學。
2018年起,Ian Shipsey教授開始擔任牛津物理系主任,並於2023年連任第。

Ian Shipsey教授不僅在牛津大學的物理系內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卓越的領導才能和以己度人的更是對全球物理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實驗粒子物理學家之一,Ian Shipsey致力於研究亞原子粒,以探索物質構成要素的「標準模型」及其相互作用的力。
他的一個主要研究重點是從實驗角度解決「味問題」(flavour problem)。
在CLEO和CLEO-c實驗中,Ian Shipsey發揮了關鍵領導作用,對含有底夸克和粲夸克的粒子的罕見衰變進行了深入的測量。
這些研究結果與標準模型的預測一致,並排除了各種替代理論。
他對重離子碰撞底夸克偶素(Upsilon)的抑制的研究,為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存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實驗證據。
他在粒子物理學方面的專長還延伸到了與暗物質有關的現象的探測,繼續推動已知物理學的發展。

2008年,Ian Shipsey教授率先推動美國能源部參與了薇拉·魯賓天文台(Vera C. Rubin Observatory)空間和時間遺產調查(LSST)相機的研發。
這是有史以來為天文學界建造的最大的相機,將對宇宙神秘暗能量進行測量。
Ian Shipsey還發明瞭一種專業像素相機,幫助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在2012年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
最近,他的團隊又對這一希格斯玻色子的衰變進行了重要的新細節表徵。
榮譽
這些開創性成就為他贏得了眾多獎項和國際榮譽。
2022年,Ian Shipsey教授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FRS),這是英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之一。
這是對他在科學領域傑出貢獻的最好認可,同時也反映了他在學術界卓越的領導能力。
此外,他還是美國物理學會會員(APS)、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會員、英國物理學會榮譽院士(IoP)和普渡大學教學學院終身研究員。
除了卓越的學術成就,Ian Shipsey教授更因致力於創造一個更加包容的校園環境得到了學生和同事的廣泛讚賞。

1989年Ian Shipsey教授成為重度耳聾患者,後通過人工耳蝸恢復了部分聽力。
自生病以來,他一直不遺餘力地倡導改善大學系統內的無障礙環境,為殘疾學生和教職員工提供更好的服務。
他還親自展示了人工耳蝸技術的變革力量,並通過一系列視頻分享了他的經歷, 以提高人們對這項技術的認識。

悼念
Ian Shipsey教授逝世後,牛津大學各界領導紛紛表達了對他的深切哀悼和欽佩之情。
牛津大學數學、物理和生命科學部主任Jim Naismith表示,「Ian Shipsey教授是傑出的粒子物理學家、受人尊敬的系主任,也是我們的同事。友好、迷人、熱情、精力充沛、風趣、聰明、絕對追求卓越,他堅持不懈地倡導物理學。我非常欽佩他作為一名科學家我們將非常懷念他。他的離去將影響英國乃至全世界的物理學界。」
牛津大學副校長Irene Tracey教授也有同感。
「Ian是獨一無二的。他是同時代最具影響力的粒子物理學家之一:他改變了我們對重夸克的理解,發現了圍繞底夸克和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物理學,並在理解暗物質方面開闢了新天地。Ian迷人、堅定、風趣、精力充沛,是世界領先物理學不屈不撓的倡導者」。
願Ian安息。
參考資料:
https://www.mpls.ox.ac.uk/latest/news/ian-shipsey